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络思政创新团队开展首次团队活动。本次活动聚焦“数字AI 形象制作与应用”,旨在以技术赋能马院建设,打破传统思政教育边界,探索思政教育数字化新形态。此次活动由团队负责人陈磊山老师担任主讲人,黄钰杰、杨丽丽、张文博三位教师全程参与。
活动中,陈磊山老师以《2025 AI 数字形象制作攻略》为核心内容,结合马院建设实际需求,从AI 形象的“2D/3D 类型”与“核心用途”两大维度切入,提出不同类型且具有针对性的适配方案:若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的短视频科普,推荐采用2D 卡通形象,并搭配零成本制作工具,大幅降低技术门槛,助力教师快速产出教学内容;若打造用于传播红色文化的马院专属虚拟思政主播,则建议尝试3D写实风格的进阶方案,通过更具专业度的形象增强思政内容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在实操教学环节,陈磊山老师重点演示零基础落地路径:通过AI软件上传素材生成数字分身,用剪映快速制作“会讲解思政知识点” 的短视频,如设置 “弹幕触发党史标语动画” 的实操方法。他强调,团队教师要掌握版权合规要点,优先选用官方素材库或按流程申请商用授权,规避工作中所隐含的侵权风险。
活动现场,黄钰杰、杨丽丽、张文博三位老师积极上手测试工具,围绕“AI 形象如何融入思政课堂教学”“虚拟主播如何创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 等话题进行深入研讨,结合自身的教学与科研方向,提出一系列具体的实践思路,如将数字形象用于党史知识可视化科普、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思政引导等。
此次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扎实掌握了AI 数字形象制作技能,更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探索思政工作数字化转型、丰富学科教学与建设内容提供了新思路,有效推动思政教育精准契合青年学生认知特点与成长需求,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撰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磊山、汪鹏;审稿、核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黄碧玉;编辑:党委宣传部 姜楠)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二〇二五年十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