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运用红色资源、拓展育人阵地的重要指示精神,9月2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实践育人团队召开交流分享会,聚焦兄弟院校实践育人先进经验,共同探讨符合我校实际的实践育人新范式。会议由团队负责人卢伟伟主持,全体成员参会。
卢伟伟老师在开场发言中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大思政课”中的关键作用,持续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将于本学年正式把思政课实践教学纳入学分制管理。本次交流会旨在通过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为构建特色鲜明、系统完善的马院实践育人体系注入新思路。
在案例研讨环节,汪露老师介绍了安徽师范大学“行走的思政课”创新实践,通过“走、看、讲、思、做”五环相扣的教学设计,实现思政教育从书本走向生活的转变。柏雪老师系统阐述了中国人民大学新时代高校社会实践“五大内容板块”,展示了该校以思政引领为核心、多元协同的实践育人格局。吴梓瑶老师则详细解读了同济大学“三融三进三赋能”实践模式,分享了该校通过机制创新、基地建设和数字赋能推动实践育人高质量发展的成功经验。
本次交流活动为团队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与案例参考。与会教师纷纷表示,通过深入研讨三所高校各具特色的实践路径,不仅拓宽了工作视野,更深化了对实践育人系统性、创新性的理解。下一步,团队将充分汲取先进经验,结合我校实际,扎实推进实践育人工作创新发展,努力实现从实践成果到育人实效的有效转化,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实践育人品牌。(撰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卢伟伟、金一鼎;审稿、核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黄碧玉:编辑:党委宣传部 姜楠)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二〇二五年十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