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界首教改班首届学生的教学质量,深化院校协同育人机制,2025年9月26日,护理学院朱延玲副院长、燕玲副院长及教学秘书张可寅老师一行赴界首市人民医院,开展教学督导、师生座谈、教学研讨等系列活动。本次活动聚焦课堂教学质量与临床教学实效,通过听课、座谈、实训基地考察等形式,全面把脉教学实施情况,推动临床教学提质增效。
一、深入课堂,精准指导
督导组先后听取了《内科护理》与《外科护理》两门核心课程的现场教学。在《内科护理》课堂上,王永行老师围绕“肺结核”主题,系统讲授了病因、机制与护理要点,并融入典型案例深化理解;下午的《外科护理》课程中,杨小玉老师以“手术前后病人护理”为重点,借助随堂练习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积极性。
督导组对两位教师严谨的教学设计、扎实的专业功底以及清晰的授课逻辑给予了充分肯定。在评课交流中,朱延玲副院长指出,今后教学可进一步融入真实临床情境,着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促进理论知识向临床实践的有效转化。燕玲副院长强调,应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通过引入开放式案例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强化其临床判断与决策能力的培养。
此次听课督导不仅精准评估了临床课堂教学实况,也为持续优化课程设计、推动教学方法改革明确了方向。
二、倾听心声,共话成长
在学生座谈会上,同学们积极分享学习收获与成长体验,并就实习中遇到的困惑进行交流。燕玲副院长认真听取学生意见,并一一回应,鼓励大家主动沟通、科学规划、注重实践,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朱延玲副院长勉励同学们珍惜订单班平台,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实现自我超越。
三、实地考察,优化实训
督导组实地走访临床技能实训室,详细了解设备配置与使用情况。朱延玲副院长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实训教学与临床岗位的衔接,注重操作规范与临床思维的同步培养,营造更贴近实际的教学环境。
四、师师交流,协同赋能
在教师座谈会上,双方围绕教学重难点、资源整合与临床带教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针对教师提出的课程资源不足、内容与实践脱节等问题,燕玲副院长建议通过参与临床查房、病例讨论等方式,系统积累教学案例,推动教学内容与临床前沿同步更新。朱延玲副院长强调,将依托院校合作平台,完善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师资培训与集体备课,实现教学相长、共建共赢。
五、总结提升,共绘新篇
朱延玲副院长在总结中充分肯定医院教师的教学热情与专业素养,强调要持续推动课程内容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院校协同优势,共同构建高质量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界首市人民医院护理部谢敏主任也表示将持续加大教学投入,为学生成长提供更优质的平台支撑。
本次督导座谈活动聚焦订单班教学实际,以问题为导向,以实效为目标,全面梳理教学环节,精准回应师生关切,为深化护理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撰稿:护理学院 张可寅;核稿、审稿:护理学院 燕玲、朱延玲;编辑:党委宣传部 姜楠)
二〇二五年九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