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谐音“善爱我”,旨在倡导大学生善待自我、关爱自我。为贯彻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文件精神,五育并举、提升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护航学生健康成长,3月-4月,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心联合各学院开展了2025年“3.25”善爱我心理健康主题系列活动。
以爱之名,致敬美好的她。为提升广大女生的幸福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女大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心理中心组织开展了“女生节”系列活动。在“向新生长——种下一个春天”活动中,300余名学生在培育植物的过程中,感受生命律动,收获心灵成长。通过“寻人启事”鼓励新时代女大学生积极探索自我、勇敢展现自我,展示“她们”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在“手绘风筝,放飞梦想”活动中,同学们以文字表达希望,用斑斓色彩勾勒出美好与向往,生机盎然的操场上,一只只承载着梦想与希望的风筝,翱翔于湛蓝的天空,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
携子之手,共绘心灵蓝图。心理中心组织开展绘心工作坊心理团辅活动,通过“心随泥动”黏土创作、“以画绘心”创意绘画、“心灵手巧”奶油胶DIY、“妙手生花”扭扭棒手工花、“包揽美好”帆布袋涂鸦、“遇‘剪’美好”剪纸手作等活动,以艺术创作和表达性团体辅导技术,帮助学生释放压力、表达情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心理成长,以美润心、五育并举,增强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以案为媒,共探心灵奥秘。开展心理剧本探案趣味活动,通过扮演剧中人物来体验角色的心理历程,觉察内在情绪的变化,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活动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理需求,通过体验剧中角色,真正学会换位思考,走进自己与他人的内心,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将心理健康活动的创新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寓教于乐,进一步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趣味运动,点燃青春活力。为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及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以体强心”,心理中心举办心理趣味运动,“企鹅漫步”“抢椅子”“四人五足”“踩气球”等活动提升了同学们的团结互助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活动集趣味性、教育性、运动性于一体,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运动的乐趣与团结的力量。
技能培训,提升育人实效。以培训为手段提升师生心理调适技能,注重体验性与实效性,增强朋辈助人能力与辅导员心理育人专业水平。通过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测评等多样化形式,提升朋辈工作的实效性;以心理咨询师团体督导和心理主题班会为主,夯实心理危机预警体系的基础环节;举办辅导员谈心谈话培训与心理案例研讨,进一步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以赛促学,助力心灵成长。以竞赛为抓手,注重知识的实用性与专业性,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水平。通过举办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增强心理健康意识,习得心理保健技能。第十八届届校园心理情景剧比赛,生动演绎大学生校园生活中学习压力、情感困惑、人际冲突等问题,达到自助助人的疗愈效果。
通过此次“3.25”善爱我心理健康系列活动,有效地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营造了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提升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今后,学校将进一步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挖掘培育心理健康的关键要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不断提升心理健康工作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撰稿:学生处 陈景;核稿:学生处 江琳琳 汪长如;审稿:党委宣传部 黄碧玉;编辑:党委宣传部 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