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要闻 -> 正文

【疫情防控】致敬“最美逆行者”—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友战斗在抗疫一线

信息来源:党委工作部 发布日期:2020-01-30 浏览次数:

“非常感谢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培养,能让我有机会,将所学的东西,奉献给武汉人民。我将和千万医护一起共同抵抗,和185名安徽医疗队一起平安去,平安回。”池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陆桂宁深情地说道。作为池州市抗击新型肺炎紧急医疗队一员的他,义无反顾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于1月27日(大年初三)随队紧急驰援武汉。

图为池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陆桂宁请战书

近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肺炎疫情发展牵动着广大同胞的心,像陆桂宁这样积极践行誓言、肩负使命,坚守在抗击病毒第一线的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友不在少数。截至目前,已获知有10余名优秀医专毕业生临危受命、逆风而行,奔赴武汉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的第一线。他们是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西区日间病房护士长、2002届毕业生圣文娟,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长、2005届毕业生朱守俊,皖南医学院二附院主管护师、2005届毕业生秦晋,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肝胆外科护士长、2006届毕业生樊华,昆山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2006届毕业生李路生,昆山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2007届毕业生濮德松,苏州九院重症监护病房主管护师 、2007届毕业生王雅萍,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护士、2017届毕业生韩新玉,池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2017届毕业生陆桂宁,淮北矿工总医院护士、2019届毕业生姚蕊芹等。

图为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西区日间病房护士长圣文娟

“家里人都非常支持我。儿子13岁,已经长大了,很懂事,他说‘妈妈,我会把妹妹照顾好’。”从事急诊一线工作近二十年的西区日间病房护士长圣文娟说,女儿得知她要去武汉出差,很不舍得,早上哭了,“我跟她说,妈妈现在就是像小老鼠一样去抓病菌了。她说,妈妈,把病菌抓走了,要把爷爷奶奶接回来。”

图为皖南医学院二附院主管护师秦晋

“作为二附院的一名护理工作者,如果能够帮助湖北人民抗击疫情,是我的荣幸,也是我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应当承担的责任。”主管护师秦晋荣获过“江城最美护士”称号,他第一时间请愿参加支援“前线”并表示:“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为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肝胆外科护士长樊华

“我在重症医学科干了13年,虽然现在到了肝胆外科,但是有一颗重症医学心。哪里最有危险,我们重症医学人就要从哪里上。”医疗队长、南区肝胆外科护士长樊华说,“我对爱人说,我们现在就是战士,该你上战场的时候了。只有把武汉守住了,把湖北疫情防控好,才会更安全,老百姓才会更好。”

图为昆山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李路生

“爸爸是医务工作者,这是爸爸的职责。放心!爸爸会照顾好自己的!”得知情况的女儿李佳琪哭着不放爸爸走,李路生耐心宽慰着女儿。在决定报名后,李路生给远在徐州的父母打电话,做医生的父亲全力支持儿子的决定,在外企负责管理工作的妻子也很支持老公。

图为昆山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濮德松主动请战

濮德松在招募第一批志愿者时就报名请战,因为考虑到家庭因素没有入选。这次召集第二批支援武汉志愿者,濮德松微信私信护理部主任陈峰英,已把两个孩子安顿好,无后顾之忧。请组织考虑,坦言一定要到前线,为武汉出一份力。

图为苏州九院重症监护病房主管护师王雅萍

“我曾参与过昆山爆炸的救援,在救援方面有经验!”工作13年的王雅萍一直在重症监护病房从事护理工作,是江苏省专科护士。在深夜接到任务时,短短几分钟她与爱人商量好,协调好家中的事情,便下决心启程奔赴前线。她表示,希望能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帮助武汉。

图为圣文娟、樊华所在医院援鄂医疗队

图为秦晋所在医院援鄂医疗队

图为陆桂宁所在医院援鄂医疗队

图为姚蕊芹所在医院援鄂医疗队

积极奔赴武汉战斗前线的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友们既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也是丈夫、妻子、父亲、母亲……都有着自己的牵挂与不舍,但在疫情面前,他们选择舍小家为大家,积极奔赴前线,以一腔热血、一身担当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尽最大努力抗击病魔。据了解,另有多名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友已经报名援鄂医疗队,随时待命出发。

而在奔赴武汉战斗前线的医护人员之外,还有无数平凡又伟大的医专毕业生虽未前往武汉,但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作为医学专业类学校,多年来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医护人才力量,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医疗结构中。

春节返乡、亲友团聚、人群交往密集、流动性大,对疫情防控造成了一定困难。分散在全国全省各基层医疗单位的医专人坚守岗位,在本应阖家团圆的春节假期坚持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全力阻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为新型肺炎的防治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正如一名已毕业多年的医专学子告诉辅导员老师:“一线医护人员都是最美逆行者,在春节放假期间全部按时上班,签了请战书!不计薪酬,不论生死!”其中大情大义,令人动容!

作为医学类学校,65年来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社会和国家输送了大量医护人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医专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厚德精医、博学笃行”的医专精神,将救死扶伤作为心中永恒不变的信仰,彰显着新时代医护人员的责任与担当。母校是医专人最坚强的后盾,等待所有战士平安归来!(撰稿、核稿:党委工作部 胡安冉 胡吉芬 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