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要闻 -> 正文

凝聚抗疫力量 坚定医学使命 我校组织学生在线观看“同上一堂战疫思政大课”

信息来源:思政教研部 发布日期:2020-04-25 浏览次数:

为深刻认识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引导广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疫情中凝聚青春力量,传承中国精神,坚定医学使命,我校思政部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按照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安徽省教育厅的部署要求,高度重视,精心筹划,提前做好工作预案,统一安排各系部认真参与由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联合人民网安徽频道共同制作的全省大学生“同上一堂战疫思政大课”。 4月23日下午,我校全体师生通过人民网官方微信、咪咕视频APP等线上平台认真观看了这场特殊时期的思政大课。

在这堂“战疫思政大课”中,安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董玉节,教育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授曲建武,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汪天平,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汪兴福,合肥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姚本先等五位专家学者充分运用疫情防控这一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教材,分别从解读人类命运共同体、爱国主义教育、讲述一线战疫故事、战疫中的制度优势、疫情期间心理防护等角度,给全省大学生上了一场内容丰富,深刻精辟的精品课程。

线上课程结束后,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分别组织所带班级的同学通过QQ群、云班课、学习通、雨课堂等平台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真切感悟逆行者的仁者情怀和中国的大国担当,深刻体会疫情防控中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涵。

新冠疫情不仅让我们关注个体的生命健康,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更让爱国主义情怀深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作为医学生,同学们结合自身的医学专业职责,更是感触良多,纷纷在云端表达了自己的所感所思。

19级护理本科班的同学说:我们感动于疫情当前,国家仍不忘对我们的关心,对我们的思想、心理各方面做出了及时的指引和照顾。我们是被祖国爱护着的,而我们也终将成为祖国的骄傲和底气;疫情面前,没有谁可以置身事外,作为一名医学生,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珍惜祖国、前辈们为我们创造的安稳生活,用知识、能力回报祖国。

19医学检验班的同学们说: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医学院校里的学生,此次重大事件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很多,在一线的每一位工作者,不论他们坚守在哪个岗位,都是我们心中最好的榜样,他们时刻提醒着我们,是时候破茧去用自己的翅膀托起天空的广阔了!爱国主义是民族之魂,国家之魂。我们要做一个理性的爱国大学生,为国家的建设做出贡献,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爱国就要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只有民族团结,民族才会强大,只有人民有了信仰,国家才有力量,这样的民族才有希望。

19临床医学1班的同学们说:这次疫情不仅仅是一次大的灾难,更是一次大的考验。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的白衣天使奔赴前线,用自己的身躯为亿万中国人筑起防护的堡垒,为抗疫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战“疫”考验的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智慧,更是考验中国人民的团结,中国做到了,武汉作为严重灾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其余各省全力支援武汉,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最终武汉也迎来了疫情后的春天。“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全球化时代,人类愈发成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面对疫情发展,只有各国都担负起道义和责任,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才能在全球范围夺取抗疫斗争的最终胜利。月光之后终会迎来黎明破晓,无数的“逆行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我们相信疫情终会战胜,春天终会到来!为众人抱薪者,必为人民所铭记,有此国士,泱泱中华必将屹立于东方。

19药学1班的同学说:新型肺炎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从疫情出现到现在,虽然被感染的人数还有可能继续增加,但是全体党员干部乃至所有人民群众都将当前时期作为打赢疫情防疫战的关键时期,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我们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奋斗,持续发力,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政治担当和“硬核”的作风本领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与此同时离不开医护工作者的坚守与守护,我们都在不同的角色上努力打赢这场疫战。

19预防医学班同学们说:通过参与这次战“疫”思政大课的学习,让我们对生命价值有了更科学的认知,也真切感受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优势。这个春节给我们所有人上了一课,那就是“珍惜”。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平安健康的日子。面对疫情,我们更应该做到“科学防疫,守护生命”,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中国公民。做有担当的当代大学生!少年强则国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着很多年轻的身影,年轻的护士们,志愿者们,还有为防疫工作作出贡献的其他人员,他们逆行而上,他们有着对责任的担当。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的我们,应毫不动摇的坚持党的领导!信心比黄金更珍贵。翻看中华历史卷轴,无数次瘟疫皆被化解;在社会制度如此优越、医疗技术更为发达的今天,我们更加坚信,党和国家拥有战胜-切艰难险阻的汽非凡能力。只要我们相信科学的力量,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坚定必胜信念,并将这个信念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就能不断汇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磅礴力量。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摘下口置在阳光下自由呼吸。

18级口医专业的同学们这样说:

观看了今天的这堂全国大学生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我感慨万千,受益匪浅。己亥年末,庚子之春,武汉大疫,染者数万,众惶恐。然,政者,医者,兵者逆行勇战,万民同心!硝烟不见胜硝烟,天使白衣冲在前!我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而骄傲自豪,我感受到了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的强大力量,我为国家的措施与方针而震撼!这是对国家对人民的考验。在这次疫情,许许多多的九零后八零后,他们,担起自己的责任,奋战在一线。无惧危险,无惧生命。作为当代大学生,当尽己责,勤学苦读,以待他日报效祖国!最后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护理新疆班的同学们这样说:

18级护理的同学们这么说:

17预防医学专业的同学们说:看完这些内容,内心有很多话,但是却又不知如何表达,只想在今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恩和回馈社会,我们的学生有这样的热情和认识,相信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好。

17级护理专业的同学们这样说:

17药学专业的同学们说:

17视光专业的同学说:庚子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在武汉爆发,我们全国人民的心就被武汉人民紧紧的牵动。一面为武汉默默加油,一面在家牢牢隔离。当看到许多医护人员纷纷逆行加入到最抗疫一线,不由的感叹和敬佩。尤其是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的建立更是让我们深深的感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伟大祖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无处不在体现,同时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精神和中国速度。对于疫情由于国家坚决有力的防控,集中领导积极应对,更是让抗疫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我想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可以早日实现。

17级临床专业的同学说:近日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国际社会对中国此次疫情防控的举措也给予高度评价。董玉洁教授向我们提出“在战役中践行人类民运共同体”。人类民运共同体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结果。病毒没有国籍,疫情也没有国界。在国籍社会受疫情肆虐情况下,中国首先捐赠出2000万美元来支持抗疫。目前,中国向127个国家和4个国际社会组织提供帮助和支持。疫情面前,世界人名应守望相助,才可取得胜利。通过本次学习,让我扪看到了祖国的强大,国家的担当,党的付出,社会的温暖,更加坚信了走中国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多么的正确。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增强自身的能力,为祖国和人民承担一份责任。

这堂思政大课顺势而为,将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教学优势转化为了战疫的强大力量,进一步激发了我校广大医学生自觉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誓言的初心和使命,用鲜活的题材引导青年医学生要明确责任担当,用青春热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民族复兴的奋斗中去。这堂特色思政课也为我校“大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鲜活的素材,是实现以三全育人为主线,以课堂思政为载体,以实践思政为纽带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有益借鉴。(撰稿、审稿:思政教研部 高梅梅 陈的华 核稿、编辑:姜楠)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

二〇二〇年四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