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学校召开2023年乡村振兴帮扶工作推进会,会议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总结2022年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部署2023年学校推进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重点任务,党委书记董亚杰,党委副书记、校长郑为超,党委副书记王劲松,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润霞、严继贵,纪委副书记潘焱焱及学校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参加会议。

董亚杰肯定了2022年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取得的成绩,对做好2023年各项帮扶工作提出了要求。董亚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旧在农村,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因此全校上下要统一思想,提高站位,鼓足干劲,从践行初心使命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切实增强推进乡村振兴帮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全面推进大埠口村乡村振兴持续贡献智慧和力量,扎实开展有效措施,助力大埠口村农业农村现代化。
董亚杰要求,要聚焦重点,精准施策,要针对当前帮扶工作中的重点任务,以及大埠口村乡村振兴工作中的短板弱项,聚焦难点痛点堵点,明确目标任务,开展扎实有效工作,持续巩固各项帮扶成效。要制定任务清单,细化责任分工,加强督导检查,确保落实落细。要加强学校先进党支部辐射带动作用,助力大埠口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要发挥学校优势,突出帮扶特色,结合实际开展健康帮扶活动,要深化探索科研帮扶举措,探索建立口腔诊疗帮扶机制;持续扎实开展各项消费帮扶,争取更多合作单位等到村采购;开展教育帮扶,引导青年学生到乡村振兴中担当作为,做好乡村干部人才培训教育等。
郑为超简要总结回顾了2022年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就2023年学校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重点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郑为超指出,2022年学校推动巩固拓展定点帮扶大埠口村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紧扣定点帮扶职能职责,学校定点帮扶工作成效显著,守牢不出现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实现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有效实现了从防返贫转向产业振兴的衔接,为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平稳健康过渡打下基础。2023年,学校要着力在扛实帮扶政治责任、细化各项举措,强化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治理,聚焦项目发展、助力集体经济,持续消费帮扶、推进村民增收,开展文化健康帮扶、培育文明新风等五个方面下功夫。
郑为超指出,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举措,其进展将直接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进度和质量成色,学校做好乡村振兴帮扶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命,要突出政治引领,深入推进主题教育与乡村振兴帮扶工作融合共进,提质增效,做到质量、速度、质效一流。要加强联动协同,全校各单位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主动思考谋划,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帮扶合力。要创新特色举措,要结合学校医学院校特色,发挥学校在教育、健康、技术服务、创新创业等方面的优势,做实各项帮扶举措,持续推进帮扶工作取得实效。(撰稿:校长办公室 张杨阳;核稿:校长办公室 章定国;审稿:党委宣传部 黄碧玉;编辑:党委宣传部 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