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坚守核心主导,如何在多变繁重的教学内容中以简驭繁,如何在现实多样的困惑中解疑答惑,是思政教学中一直以来面对的挑战和问题。思政教研室围绕“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这一教学改革宗旨,不断深化教学内容研究,探索创新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经过多轮集体备课研讨,基本形成将学生兴趣点与教材知识点相结合的问题导向教学法,将相互衔接,层层推进,逻辑严密的问题线索贯穿到教材各章节,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中,营造既有理论深度又有现实温度的思政课堂学习氛围。
为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和精神实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为深化对思政课程的教学重难点研究,思政教研室本学期将持续开展“每人一题”专题式教学集体备课。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重大理论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心设计教学问题点,把重要知识点转化为学生关切点,让思政课成为对学生思想困惑的有效回应。
2021年3月3日下午,思政教研室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专题式教学集体备课。高梅梅和贡媛媛两位老师分别选择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难探索”两个专题进行了以问题为导向的示范教学。
高老师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怎样形成和确立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什么要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怎样的发展?实事求是对个人生活有指导作用吗?”等四个相互衔接的问题,详细阐述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这一教材理论知识点,为学生解答了“我们党为什么要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有什么用”等思想困惑。
贡老师用“中国革命道路是什么?中国革命道路经历了怎样的艰难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为什么会经历如此的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等问题,深刻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历经艰难探索出正确革命道路的过程与原因,引导学生客观认识和评价探索中的“事”与“人”,积极理性地看待人生过程中的艰难与曲折。
教研室全体教师对本次集体备课的问题点设计及教学方式、互动环节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各自提出了对完善专题式集体备课更高效的建议,并确定了各章节的重要教学问题点,为下次集体备课做了更加充分的筹划。(撰稿:高梅梅 贡媛媛 审稿:陈的华 核稿、编辑:姜楠)
马克思主义学院(筹)思政教研室
2021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