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5月4日,学校党委书记董亚杰,党委副书记、校长郑为超,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劲松,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润霞、严继贵,党委委员朱霖、汪长如,深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一线,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面向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专题讲授,并将两会精神和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核心内容融入课程。用鲜活的事例、通俗的语言、严谨的逻辑,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堂精彩纷呈的“形势与政策”课。
董亚杰以“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主题,围绕“理解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把握共同富裕的实践途径”以及“认清共同富裕的未来征程”三方面展开了授课。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的实现离不开“高质量发展”、“勤劳创业创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优化分配制度和政策”。在迈向共同富裕的未来征程上不仅要充分认识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同时也要坚定不移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通往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奋斗是最亮丽的底色,在未来的日子里,同学们要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让青春在接续奋斗中绽放出最绚烂的花朵!
郑为超以“三步走”发展战略为主线,带同学们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指出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是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的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的同等富裕、同步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富裕,不能物质上富裕而精神上匮乏。我们既要充分估计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又要充分认识实现共同富裕所具有的优势条件、强大动力、光明前景。同学们身处新时代,肩负新的伟大使命,要乘势而上、奋发有为,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王劲松以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历经的苦难与辉煌为出发点,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带领着中华民族从饱受欺凌、一穷二白的东方大国实现了向气象万千、独立自主的伟大民族的转变。并鼓励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要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为中华民族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绘就更加灿烂的画卷,赢得更加伟大的荣光。
王润霞以党百年奋斗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历史进程为主线,为同学们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新时代中国变化的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前所未有、世所罕见。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是我们无往不胜的成功密码,也是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同学们要扎实学习党史,从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并努力做到入脑入心,知行合一。
严继贵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为导引,带领同学们深情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路,深刻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伟大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并以五四青年节为契机,鞭策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接棒人,要立足百年大党新起点,接力百年奋斗新征程,要始终以充满朝气蓬勃的青春气象助力中华民族走在时代前列、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朱霖以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主题,向同学们阐述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应该由全体人共同努力、共同创造、共同享有。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充分激发人民群众以实干创实绩、以奋斗促富裕,必定会汇聚起14亿多中国人民的磅礴力量,让共同富裕的美好图景展现在神州大地。
汪长如以全球气候变化的紧迫形势为引入,深刻解读人类生存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及我国的应对措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以最大努力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力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同学们应树立绿色理念,锚定“双碳”目标,践行绿色环保的绿色”轻生活“。
本次校领导讲授“形势与政策”课,进一步巩固了学校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学生学好思政课的优良教风与学风,对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撰稿、审稿:解苗苗 刘明 核稿、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