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20年分类考试招生职业技能测试大纲
(招生对象:中职毕业生)
职业技能测试主要考查考生未来在医疗卫生行业从事相关工作所必备的基本职业素质,包括职业技能、自主学习能力、信息采集与处理能力、语言沟通与表达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等,总分30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一、测试形式
拟采用在线考试(面试)等形式进行测试,具体考试模式另行通知。
二、测试内容
(一)职业技能(150分)
招生专业 |
知识范畴 |
基础护理技能项目 |
护理 |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
无菌技术 |
清洁护理 |
口腔护理 |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 |
排泄护理 |
灌肠、导尿术 |
药物疗法与过敏试验法 |
皮内注射法、皮下注射法、肌内注射法 |
静脉输液与输血 |
静脉输液 |
病情观察与危重病人的抢救 |
心肺复苏、吸痰、吸氧 |
老年保健与管理 |
生活照料 |
睡眠照料、饮食照料 |
技术护理 |
急救、消毒、常见病护理 |
康复护理 |
肢体康复、闲暇活动 |
心理护理 |
沟通协商、情绪疏通 |
健康服务 |
健康教育、健康评估 |
危重病护理 |
翻身叩背促进排痰技术 心肺复苏技术 |
康复治疗技术 |
肌力评定 |
肱二头肌肌力评定(包括抗重力体位和解除重力体位) |
股四头肌肌力评定(包括抗重力体位和解除重力体位) |
关节活动度评定 |
肩关节活动度评定(包括肩前屈、外展两个方向) |
髋关节活动度评定(包括髋屈曲、外展两个方向) |
平衡功能评定 |
坐位平衡功能评定(用三级平衡评定法) |
协调功能评定 |
指鼻试验、轮替试验、跟-膝-胫试验(任选两项试验) |
常见反射 |
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膝反射(任选两项) |
关节活动技术 |
肩关节被动活动技术(包括前屈、外展、内外旋) |
关节松动技术 |
股胫关节松动技术(包括长轴牵引、前后向滑动、后前向滑动) |
肌力训练技术 |
肩部肌群肌力训练技术(肌力大于等于3级) |
体位转移技术 |
偏瘫患者床上翻身技术(向健侧翻身、向患侧翻身) |
医疗体操 |
增强腰背肌肌力的医疗体操 |
医学检验技术 |
设备使用 |
微量加样器使用 |
刻度吸管的使用 |
形态识别 |
白细胞辨认识别 |
细菌识别 |
尿沉渣形态辨认 |
分离技术 |
四区划线技术 |
制片技术 |
血涂片制备 |
细菌涂片制备 |
染色技术 |
革兰染色技术 |
瑞氏染色技术 |
(二)自主学习与管理能力(30分)
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是考生从事各种职业必备的一种方法与能力。该部分测试题主要考核考生在学习和工作活动中,是否具备根据工作岗位和个人发展的需要,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和计划,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自我管理,并善于自主调整学习目标和计划,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能力。
(三)数据采集与信息处理能力(40分)
信息采集与处理是根据实际工作任务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和技术,收集、开发和展示信息资源的能力。该部分测试题主要考核考生是否具备根据职业活动的需要进行数据采集、整理与解读,以语言文字、计算机、网络通讯等技术为手段,对其进行计算、编辑与综合分析,并作出一定评价的能力。
(四)语言沟通表达与心理调适能力(50分)
语言沟通表达与心理调适是日常生活以及从事各种职业必备的社交、逻辑思维与应变与情绪管控的能力,既是自身成长的一种需要,又是社会发展对职业能力素质的一种要求。该部分测试题主要考核考生是否具备阅读并获取信息、交谈讨论、书面表达、信息分享,与人相处时的沟通协作,以及问题处置、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五)社会责任与服务意识(30分)
社会责任感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理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服务意识即是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体现,未来的大学生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服务意识。该部分测试题主要考核考生价值观、权利和义务观、人文底蕴,报恩家庭、报效祖国、报答社会的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参考资料
本测试无指定参考教材。
职业技能部分,护理专业考生可参看中职教材《护理学基础》;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考生可参看中职教材《健康服务与管理概论》和《老年护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可参看中职教材《康复评定技术》和《运动治疗技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可参看中职教材《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微生物检验技术》及《临床检验》。
信息处理和语言表达能力等相关内容,考生可参阅中职教材《语文》、《数学》和《计算机应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