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足口病:儿童高发,疫苗+卫生双防护 疾病科普: 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A16型、EV71型等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高发于5岁以下儿童,以手、足、臀和口腔形成斑丘疹、疱疹为主要临床症状,伴发热、食欲不振等症状。手足口病通过密切接触、呼吸道飞沫或粪-口途径传播,容易在托幼机构和学校出现暴发。 防病提示: ●积极接种疫苗:接种EV71疫苗能有效预防EV71型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降低患病宝宝的重症率和死亡率。 ●多通风:每天最好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勤洗手: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续至少20秒。洗完手后用干净纸巾或专用毛巾擦干。 ●晒衣被:孩子的衣物、被褥要经常换洗、曝晒。 ●常消毒:孩子的餐饮具、玩具和居室地板、桌面等要定期用含氯消毒药物擦拭消毒。 ●多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未煮熟煮透的食物。 ●早就医:孩子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二、水痘:校园聚集风险高,隔离与免疫并重 疾病科普: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和痂疹为特征,常成批出现。部分病例可并发脑炎、肺炎等并发症。水痘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疱疹液和空气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病毒污染的用具传播。多见于儿童,容易在集体机构引起暴发。 防病提示: ●疫苗接种:接种水痘疫苗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预防水痘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多数人接种水痘疫苗后不会感染水痘。接种过疫苗的人即使感染水痘,其症状也较为轻微,出疹较少,发烧的可能性较小,并且恢复更快。 ●隔离与消毒:患者需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痂(约2周),衣物、玩具等用品需煮沸或暴晒消毒。学校、家庭等常驻场所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并开窗通风。 ●家庭护理:家庭应注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患病儿童应及时就诊,注意护理,剪短指甲防抓挠,防止继发感染。
来源:合肥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