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青年学子在基层实践中锤炼意志、服务社会。近日,校团委组织30余名师生前往金寨县关庙乡大埠口村参与“青春聚力助农兴乡,文化筑梦产业振兴”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以基层走访、健康宣教、乡间艺课、惠民演出等一系列活动为主线的三下乡活动,给当地群众带去良好的互动体验,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
实践活动动员会上,校党委副书记王劲松做动员讲话,他强调:“眼下,学校已经正式升格为安徽第二医学院,新的起点,责任不怠,我们将继续助力大埠口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共同描绘美丽大埠口村新风貌。一年一度的“三下乡”是重要一笔,它不仅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更是我校连接大埠口村的桥梁,它引领我校青年学子传承社会责任、服务农村基层,帮助青年学生上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思政课”。”王劲松向全体师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躬身实践炼真知,淬火青春铸栋梁,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是要勇担使命行致远,赤子情怀谱华章,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强化社会责任担当; 三是扎根沃土立宏志,基层天地展锋芒,要在社会实践中立志躬身基层。

在全体师生的见证下,校团委书记周紫薇老师为“青春之歌”实践团授旗,这面旗帜不仅是我们团队的标志,更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光荣的使命,同时也为本次活动敲响了第一个音符。

聚力调研访基层
由指导老师带队,实践团队分别开展基层走访活动和美育课堂。实践团师生分成三组深入山间田野进行基层走访调研,开展包括普通话推广、健康宣教,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发展电商助农在内的多项课题调研。除此之外,实践团队还为关庙乡的乡亲们送去了精心准备的日用品小礼包。

帮扶课堂助成长
在之后的美育课堂中,三队师生共同为金寨县关庙乡中心学校的孩子们带去了“童趣润童心,暖心护未来”心理团辅活动、 “文化传承历史,遗产延续未来”美育手工坊和 “节奏魔法师”音乐律动体验课三场生动的体验课程。同时也为孩子们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宣讲,团队成员们向学生们传授了溺水自救的技巧和方法,并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潜在的危险和隐患。通过走访和美育课堂的开展,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乡村的实际情况,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决心。

专业实践探地貌
关庙乡地处山区,中草药种植资源丰富,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的同学们深入山区,了解和学习了人参、黄精和石菖蒲的生活环境,形态特征和药用功效。通过这次近距离观察,既加深了同学们对传统中药的了解和认识,又锻炼了同学们吃苦耐劳的美好品质。

文化下乡润乡村
在村部党群文化活动中心的大礼堂,实践团的同学们为大埠口村的乡亲们举办了一场以“青春绽放田野”为主题的关庙乡文化惠民演出。戏曲选段《女驸马》和《武家坡》、反诈小品《反诈风波》和舞蹈节目《节约最光荣》等节目为村民们献上了一场笑声满满又富有教育意义的表演。

青春聚力话担当
实践团还前往关庙乡卫生院进行基层医疗机构走访,了解基层医疗卫生现状。同学们积极与卫生院负责人探讨问题,表达了同学们对基层人民健康的关心,展现了我校师生的医者仁心,也是“厚德精医,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的体现。

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是我们青年学子深入基层、服务社会、增长才干的重要平台,更是我们践行青春誓言、展现时代担当的生动课堂。安徽第二医学院始终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在共青团旗帜的引领下,一代代青年学子用热血与仁心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书写人生。期待新时代的安二医青年以昂扬之姿续写“守护山河无恙”的壮丽篇章!(撰稿:校团委 陈炎;核稿:校团委 周紫薇;审稿:夏鹏程;编辑:姜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