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夯实辅导员队伍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助力学生健康心态和积极心理品质养成,10月22日,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心组织开展了新生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题培训。培训由心理中心副主任江琳琳主讲,全体新生辅导员、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负责人参加。
培训围绕“新生心理普测与心理访谈工作”和“学生日常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开展。江琳琳详细解读了新生心理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心理测评量表的内容结构,心理访谈工作的安排、访谈技巧和注意事项等。要求辅导员要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建立良好的访谈关系;认真学习领会访谈技巧,注意访谈的温度及深度;明确心理测评的局限性,做好日常关心关注,做到早发现、早汇报、早干预,筑牢心理安全防线。培训还邀请药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负责人陈晨老师结合案例分享多种实用访谈技巧与方法,帮助新生辅导员掌握访谈核心要点,确保心理访谈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同时,江琳琳就学生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了新生在适应期常见的心理困扰,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困扰与自我认同迷茫,强调辅导员要提升识别危机信号的敏感度,及时提供支持引导。培训还介绍了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资源支持与转介机制,促进校院协同联动,切实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全覆盖、无死角。
通过培训有效提升了新生辅导员的访谈技能和日常心理健康工作水平,为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服务、提升心理育人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撰稿:学生处 陈景;核稿、审稿:学生处 江琳琳 胡艳;编辑:党委宣传部 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