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德法教研室召开新学期第二次集体备课会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29 浏览次数:

为持续深化《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与育人实效,9月28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德法教研室组织召开本学期第二次集体备课会。会议由教研室负责人刘梅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

会议伊始,教研室负责人刘梅向全体教师系统传达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最新政策理论与教学指导精神,详细介绍了新学期课堂教学规范、教学质量评价的具体要求,并围绕建立学生问题清单、完善课程题库、持续深化理论学习、加强实践教学衔接与强化过程性考核等关键环节进行了重点部署,为教学任务的扎实推进统一思想、明确方向。

会上,施训斌、龚潇潇、柏雪三位教师围绕《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第一章《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的核心内容,分别就人生观的内涵、科学人生态度的培养以及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等主题进行系统性教学分享。他们从理论逻辑、案例选取与课堂互动等多个维度,阐述了各自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路径。在随后的交流研讨中,与会教师重点探讨了如何引导学生辩证看待“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以及如何将抽象的人生观理论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教学内容。讨论中,多位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开展了深入反思,一致认为如何通过有感染力、贴近时代的案例教学,不仅让学生“理解”正确人生观的理论内涵,更能引导其“践行”于实际学习与生活,是未来教学探索与创新的主要方向。

随后,与会教师结合社会现实与时政热点,进一步研讨了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生智慧、革命文化中的奋斗精神以及新时代的使命担当有机融入本章节教学,以增强课程的理论深度与时代气息。

最后,负责人刘梅在总结中强调,本章节是学生确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奠基内容,全体教师务必高度重视,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注重价值引领与情感共鸣,努力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金课”。

此次集体备课会进一步凝聚了教学共识,拓宽了教学思路,为新学期《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高质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德法教研室将以此次备课会为契机,持续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育人能力。(撰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施训斌、龚潇潇、柏雪;核稿、审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黄碧玉;编辑:党委宣传部 姜楠)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二〇二五年九月二十九日